豆瓣開分8.1,創(chuàng)近二十年成龍電影最佳!打掉爛片標簽的《捕風追影》爽在哪?
【版權申明:本文為@影吹斯汀 獨家原創(chuàng)稿,未經(jīng)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襲or轉載,違者必究!】
今年六月,成龍時隔多年主演的好萊塢電影《功夫夢:融合之道》引進國內(nèi),僅收獲了505萬票房。撲得如此悄無聲息,可見在經(jīng)歷了過去十余年一系列品質堪憂的主演電影后,這位曾征服世界的動作巨星,早不再是一部商業(yè)大片的“金牌質?!保呀?jīng)變成和當下潮流距離很遠的一座神像。
“成龍新片≈爛片”的公式,似乎已經(jīng)顛撲不破。
但短短兩個月過去,反轉來了,一部像樣的成龍電影,來了。
往回倒幾個月,恐怕是樂觀的成龍粉絲也沒想到,在《功夫夢:融合之道》公映僅僅兩個月后問世的《捕風追影》,會為大哥掙回面子,向觀眾昭示:成龍的生涯并沒有進入垃圾時間。
這部翻拍自銀河映像港片《跟蹤》(2007),由《龍馬精神》導演楊子執(zhí)導,成龍、張子楓、梁家輝、此沙主演的警匪動作片,將于8月16日(本周六)公映。
展開全文
在公映之前,《捕風追影》進行了長達兩周的點映,意外收獲超8000萬點映票房和壓倒性好評,甚至成了某些觀眾口中“近十年最好的成龍電影”。公映后,影片兩天報收超1.3億,目前累計票房已破2億,并在豆瓣開出8.1高分。目前,貓?zhí)越o出的預測顯示,本片票房有望沖擊8億——成龍大哥這次,似乎真的又“成”了。
最爽動作片
《捕風追影》最不應該有爭議的,是極其量大管飽、拳拳到肉的動作戲。說是迄今為止的“年度最爽”,絲毫不為過。
縱觀全片,武戲形式包含近身肉搏、刀戰(zhàn)、場景道具打斗、追逐跑酷、槍戰(zhàn)……分布均勻,從頭到尾,累計時長幾乎接近正片一半,可能是近年來國產(chǎn)院線動作大片中的最高比例。
并且,影片武戲的比重并非完全集中在成龍飾演的跟蹤專家黃德忠一人身上,年事已高的反派頭目“影子”傅隆生(梁家輝 飾),以年輕警員何秋果(張子楓 飾)、“影子”養(yǎng)子熙旺(此沙 飾)為代表的年輕角色,乃至警察和反派“養(yǎng)子團”中的次要角色,都奉獻了或驚險刺激、或利落帥氣的高光動作戲。
當然,客觀來說,相較以前強調(diào)奇巧動作編排和搏命特技的成龍電影,《捕風追影》的武戲風格趨近一種更寫實利落、更少喜劇雜耍的當代風格,觀感和當代好萊塢或韓國動作片已有幾分相似,不算那么“成龍”。
不過這樣的微妙轉變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影片故事基調(diào)還是警匪驚悚正劇,有意和“動作喜劇”定位保持距離;另一方面,成龍和梁家輝的年齡問題,以及部分演員非武術科班出身的背景,都使得這種側重中近景和特寫、強調(diào)剪輯和寫實打擊感的打法,更加具有實操性。
并且在新的賽道上,成家班這回的表現(xiàn),依舊是相當出色的。如果說今年國內(nèi)影市始終缺少一部直擊腎上腺的燃爽爆米花電影,毫無疑問,就是《捕風追影》了。
劇本難得過關
當然,對于成龍和成家班的身手和設計能力來說,“打得漂亮”不是一條多么高的要求。畢竟即使在許多惡評如潮的成龍電影中,單看動作戲也并不拉跨——悉尼歌劇院內(nèi)外的兩場精妙打斗,能夠拯救豆瓣不到5分的《機器之血》嗎?劇本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于動作。
而這回,觀眾是真的可以說:《捕風追影》是一部難得劇本過關的成龍電影。
先介紹下影片的故事:一伙天才盜匪劫走數(shù)億資產(chǎn),卻憑借超強反偵察能力全身而退,戲耍警方“天眼”系統(tǒng)。一籌莫展之際,澳門司警局請回了隱退多年的跟蹤專家黃德忠,他培養(yǎng)年輕司警何秋果等人,重組“神秘跟蹤隊”,最終鎖定了盜匪團的幕后狼王傅隆生。
當警方布下天羅地網(wǎng)之時,盜匪團也設下局中局,斗智斗勇斗心眼,一場高端貓鼠局拉開帷幕......
說到本片作為翻拍作品的成敗,首先避不開的是,2007年同樣由梁家輝飾演反派的銀河映像原版,以及2013年由薛景求、鄭雨盛、韓孝周主演的韓國翻拍版。
港版的風格冷峻中帶著一絲從容、迷幻,對香港城市肌理的展現(xiàn)出色,但本身是純正的警匪驚悚類型,動作不是重點,人物刻畫也更偏向白描;韓版的改編雖然更接近好萊塢商業(yè)片的節(jié)奏,但整體基調(diào),并未脫離港版的簡約低調(diào)的影子。
而《捕風追影》的翻拍改編方案,是“加料”:抽取原作中正邪兩方“跟蹤”和“反跟蹤”對抗、警察這邊老鳥帶新人的主要框架,將其填充成一部塞滿了火爆動作,并糅合警隊和匪幫兩方內(nèi)部傳承/對抗關系、天網(wǎng)系統(tǒng)和人工智能、金融和加密貨幣等諸多元素的滿漢全席式警匪大片。
不說劇本有多么出色,至少本片在動作戲打得爽、情節(jié)較為復雜的同時,還能維持住基本的智商底線。另外,還有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正邪對抗一浪蓋過一浪、高潮迭起;兩邊“父子/父女”之間的情感寫得有厚度;相比原作格局擴展有度、甚至還帶出了一絲“電影宇宙起源”的意味……
作為警方主角的黃德忠和何秋果,在港版和韓版的對應角色中均為中年男性和青年女性的師徒關系,而《捕風追影》則進一步拉大二人年齡差距,添加了何秋果是黃德忠犧牲搭檔之女的設定,將港版和韓版中本就已經(jīng)很出彩的代際關系進一步填充完整,塑造了一對立得住、有淚點的另類“父女”關系,改編不可謂不豐滿。
而《捕風追影》對反派集團的改編幅度更大,幾乎是形同重寫,徹底將那頭改寫為“影子”傅隆生和養(yǎng)子“狼崽子”們的另類父子關系,糾纏復雜的程度,比起港版和韓版上了一大截,也給觀眾上了不少“燒腦”的強度。
當然,《捕風追影》的劇本也還是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對“狼群”內(nèi)部關系的處理似乎有些過于散亂,一般觀眾可能產(chǎn)生迷惑;警員們由原版的跟蹤小卒改為直接跟蹤狼王,過程顯得沒那么“高智商”;超強AI“S·P·A·I·S”的介入,給警察開了金手指;對狼王的武力設定有些夸張……不過這并不影響影片整體的流暢、精彩。
至少,這些內(nèi)容已經(jīng)足以和過去數(shù)年間劇本用腳寫、情節(jié)邏輯和人物塑造大多崩塌的多部成龍爛片,拉開不小距離。
老驥伏櫪和薪火相傳
早在《捕風追影》的首款預告放出時,觀眾就已知道這是一個老帶新的故事,成龍飾演的黃德忠同時面臨“尚能飯否”的質疑,以及和手下年輕隊員“傳幫帶”的問題。
成龍已經(jīng)71歲,這顯然已經(jīng)不是他首次在電影里通過角色變相坦陳自己的衰老,有時是對自己筋骨已經(jīng)退化(比如《急先鋒》里的“有樓梯還是要走樓梯”)的調(diào)侃,有時則是以父親甚至是祖父的身份出場,向后輩傳承經(jīng)驗、交班接棒。
當然這次,在“父女情”完整動人的《捕風追影》中,成龍和角色的此類互文,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我們罕見地看見成龍輸?shù)袅撕头磁傻淖詈笠粓龃蚨穼Q,讓神似動畫《成龍歷險記》中女孩小玉的張子楓成為最后英雄(當然,這也貼合原版《跟蹤》的設定),這樣令影迷感悟深長的唏噓和觸動,在最近十年的成龍電影里,還是太少見了。
《捕風追影》同樣還原了《成龍歷險記》的遛狗名場面
前面也說過,這部《捕風追影》的動作高光并不獨屬于成龍,刨開老伙計梁家輝不提,年輕演員中,有之前并無動作片參演經(jīng)歷的張子楓,有《封神》系列走出的新晉武打小生此沙,有韓團偶像出身的文俊輝,更有少年習武的林秋楠、王振威、李哲坤……
在觀眾本以為會“老氣橫秋”的成龍電影中,居然能出現(xiàn)這么多帥氣、明媚、幾乎搶走成龍大哥一半風頭的“Z世代力量”,讓《捕風追影》變得“有老人但沒有一絲老人味”,這樣的傳承和提攜,同樣值得令人欣慰。
當然,對于包辦了影片所有動作場面設計的成家班青年成員們來說,也是如此。
《捕風追影》當然不完美,但它是一部尊重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好看的商業(yè)大片,也是一部面向未來的成龍電影,這就夠了。至于是不是“近十年最佳成龍電影”,其實并不重要,成龍最不需要的,就是回顧過去。
看完本片之后,自然也稍微在記憶中回顧了過往十年內(nèi)那些糟糕的成龍電影:大而無當?shù)目鐕幹\劇情,“棄療”的人物塑造,基本零分的影調(diào)和笑料,甚至還時常出現(xiàn)大幅拉低質感的整容臉女演員……那樣的成龍電影,真的不必再有了。
但《捕風追影2》,是真的可以有。
(文/阿拉紐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