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網報道,“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比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東京同日本外相巖屋毅、韓國外長趙兌烈共同出席第11次中日韓外長會時,如是表示。在這次會上,王毅強調,真誠反省歷史才能切實開創(chuàng)未來。三國應重溫“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共識,堅守合作初心,推動中日韓合作發(fā)揮“1+1+1>3”的作用,造福三國、地區(qū)和世界。2024年5月,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隔4年5個月在韓國首爾舉行,達成系列合作共識;如今,三國外長又齊聚東京,延續(xù)各國間合作的意愿。
如果說去年5月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隔4年多召開,標志著中日韓合作的“艱難重啟”,那么這次中日韓外長會的舉行,則顯示三國合作正在“加速回暖”。這次會議肩負著兩大任務,一是為今年的中日韓合作“定基調”“做規(guī)劃”,二是為三國領導人會議作準備。中日韓互為近鄰和主要經貿伙伴,利益深度交融,2024年三國經貿額超過7000億美元,人員往來近2500萬,彼此關系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石破茂(資料圖)
然而,近日,日本財政部發(fā)布公告,對中國產石墨電極作出反傾銷肯定性初裁,裁定中國涉案產品存在傾銷且該傾銷對日本國內產業(yè)造成了實質性損害,涉案產品的傾銷幅度為104.61%。本案涉及日本海關稅號854511項下產品。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產業(yè)損害調查期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去年2月份,日本幾家石墨電極制造商向日本政府遞交文件,要求對產自中國的石墨電極征收反傾銷稅,日方去年4月份啟動相關調查。經過近1年的調查之后,日本政府在3月初批準對中國石墨電極臨時征收關稅的方針,并在這個時候做出了征稅的決定。中日剛剛舉行了高層經濟對話,并且達成多項重要共識,日本政府就宣布了對中國產品加征高額關稅的決定,這個時間點確實比較敏感。
石破茂(資料圖)
展開全文
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以及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重啟有兩個主要背景:一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重新執(zhí)政后,暫時將主要精力集中于解決競選期間承諾的國內問題和俄烏沖突,而其高額關稅、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沖擊波對東亞地區(qū)來說還只是前奏。在這樣一個節(jié)點上,中日韓三國有必要也有需求探討并形成共同應對的共識。二是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以來,中日關系朝積極方向調整、發(fā)展的勢頭明顯。這些新背景要素,是本次三國外長會議及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達成共同應對風險、強化合作共識的重要基礎。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想抬頭,給全球經濟復蘇和地區(qū)穩(wěn)定帶來嚴峻挑戰(zhàn)。中日韓三國作為東亞地區(qū)的關鍵行為體,深化協(xié)同合作、加速區(qū)域整合進程具有多重戰(zhàn)略意義。這一進程不僅將推動三國經濟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同步提升,更將為亞太乃至全球治理體系注入更多穩(wěn)定性。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有助于打破貿易壁壘,促進商品、資本、技術、人員等要素自由流動,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特朗普(資料圖)
從這次中日韓三國會談期間釋放的信號來看,至少三國對外部環(huán)境的嚴峻性認知還是比較一致的,應該說這也為三國合作提供了比較好的契機。無論是中日韓共同推動多邊主義也好,還是中日韓打算重啟過去一度停滯的自由貿易談判也好,這都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正確應對。中日韓的GDP之和可以匹敵美國,若三國能夠合作起來,共同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肯定會有較大作用。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王俊生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秀石在做客東方衛(wèi)視《環(huán)球交叉點》節(jié)目時,與主持人袁鳴進行了探討。詹德斌認為:我們現(xiàn)在講產供鏈合作,之所以說“合作”,是因為有人去破壞合作,破壞的最大源頭當然是美國。如果沒有美國這樣一個破壞的源頭,實際上中日韓產供鏈合作,本來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換句話說,中日韓之間首先要在如何共同應對美國的風險方面達成共識。
評論